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4:30 点击次数:86
你看啊,最近有个事儿挺火的,就是俩家庭,一个美国的,一个中国的,在网上晒了晒照片,结果火遍全球,然后,他们就在上海见面了。
机场抱抱,送礼物,一起逛迪士尼,说是“这才是世界该有的样子”。
啧啧,这事儿听着就挺让人心里暖洋洋的。
说白了吧,就是美国老爸布雷肯在小红书上发了张和女儿的合影,想交交朋友,结果上海的榕榕也发了张全家福回应。
就这么简单,俩家庭隔空“奔现”了。
这事儿为啥能火?
因为戳中了大家心底里那根弦儿。
你想啊,现在这世界,新闻里天天都是啥?
不是这个冲突,就是那个摩擦,好像全世界都在吵架。
突然冒出来这么个事儿,两个普通家庭,因为一张照片,就建立了友谊,还跨越了太平洋见了面,这不就让人觉得,哎,这世界还是有希望的嘛。
想起金庸先生笔下的郭靖,憨厚老实,待人真诚,结交了多少朋友,最后还成了“侠之大者,为国为民”的大英雄。
布雷肯和榕榕,虽然不是啥大英雄,但他们的故事,也让人觉得,人与人之间的善意,是真实存在的。
有意思的是,布雷肯来中国,很大程度上是被小红书上的中国生活吸引。
这事儿,细想想,也挺有意思的。
以前,咱们了解外国,要么是看好莱坞电影,要么是看新闻报道,总觉得离咱们很遥远。
现在呢,通过小红书,一个美国老爸,就能看到真实的中国生活,看到咱们用着有趣的表情包,说着各种“网络梗”,这不就拉近了距离了吗?
“猫税”、“狗税”,这些梗,布雷肯知道了,还知道了豫园、迪士尼。
这可比看那些官方宣传片,真实多了,也接地气多了。
还记得前几年,有个段子,说外国人来中国,发现中国人出门都不带现金,都用手机支付,觉得太方便了,简直是“未来世界”。
现在看来,小红书,也成了外国人了解中国的“未来窗口”了。
当然,也有人会说,这不就是个营销事件吗?
是,不排除有营销的成分,但就算是营销,能营销出这种效果,也说明大家心里渴望这种美好。
就像电影,明知道是假的,但还是愿意花钱去看,因为能满足内心的某种需求。
这个布雷肯,还专门剪了头发,准备了礼物,上面用中英文写着“让我们成为朋友”。
一个小细节,就能看出他的用心。
这让我想起古人说的“投我以木桃,报之以琼瑶”。
友谊,是需要互相付出的。
再说了,这俩娃才多大?
一个19个月,一个16个月,她们懂啥?
她们只是觉得,哇,又来了一个小伙伴,可以一起玩啦!
这才是最纯真的友谊,不是吗?
说起来,咱们也得反思一下,为啥这么个小事儿,就能感动全球?
是不是因为,咱们平时看到的负面新闻太多了,太需要这种正能量来平衡一下了?
所以说白了,这事儿就是,两个家庭,跨越了国界,传递了善意,让大家看到了世界美好的一面。
这就像一盏小小的灯,在黑暗中闪耀,虽然光芒不大,但也能给人带来希望。
有意思的是,布雷肯还说,想尝尝饺子。嗯,到了中国,不吃饺子,那可真就白来了。
说来说去,还是那句话,世界很大,但也很小。
人与人之间的距离,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遥远。
只要你愿意伸出手,就能感受到来自远方的温暖。